资讯
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 产品纵览 更多

玛曲公路段高寒地区公路养护工作纪实

2020-07-24 15:44:09

“春天不长草,氧气吃不饱;终年雪不断,四季穿棉袄。”这是平均海拔3700米的玛曲县的真实写照。玛曲公路段负责养护的省道204线尕秀至玛曲61公里公路,大部分路段位于海拔4000米的雪域高原,是全省公路系统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的一个公路段。

修路难,难于上青天

玛曲县建政前,境内没有一条公路。通往玛曲的公路是上世纪60年代初期,解放军进军甘南玛曲时抢修通车的。1955年6月建政后历史上第一条公路——郎(木寺)玛(曲)公路修建,到60年代末,公路网络基本定型。1985至1987年,甘南州交通部门投资278.55万元修建了尕海至玛曲公路。至此,尕玛公路与国道213线正式贯通,玛曲县至合作全程缩短52公里。公路技术等级低,路线穿越超泽、湖泊地(尕海湖),路基狭窄,尕玛梁高寒缺氧、坡陡弯急。冬春冰雪封山,路难寻;夏秋冰雪融化,路打滑。由于高寒缺氧、遍地沼泽,车辆动辄深陷泥潭,偶有失控坠下悬崖,十分危险。

1970年1月,甘南藏族自治州革命委员会批复州公路总段革委会,将原碌曲公路段所属麦西、大水两个道班划为玛曲公路段,并在玛曲县尼玛、阿万仓新设两个道班。同年7月12日,正式成立玛曲公路段,设立一个机动道班,承担玛阿公路的养护工作,地址设在玛曲黄河渡口。在此基础上,对原有的公路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完善各项配套设施,设置相应的管理养护机构,配备了专职的业务技术人员,使公路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保证了公路畅通和各类物资运输。

玛曲黄河大桥的艰难修建,更是突破了玛曲高原修路难的极限。玛曲黄河大桥位于玛曲县城南4公里处,黄河环北西流段,大桥所在地海拔3472米,是当时全省公路桥梁重点建设工程之一,也是玛曲公路段管养的全局唯一一座黄河大桥。1976年4月16日开工修建,历时3年零4个月,于1979年8月15日竣工通车。大桥修建过程中难度极大,气候变化无常、施工工艺复杂、设备简陋、技术难关连环相扣,公路施工人员在艰难的环境下,对大桥下部4个桥墩台,两岸的1和2号桥台沉井基础,采用草袋围堰、换土筑岛,分三节就地浇注,以排水方式人工开挖下沉。河中的2和3号桥墩沉井基础,采用了铁丝木笼围堰,冰上拼装、爆破下沉就位的施工方案,变水上为冰上。大桥上部工程采用缆索无支架吊装。首次大跨径箱型助拱无支架吊装施工在甘肃获得第一次成功,对每段60多吨重的箱助起吊,纵横移及就位都缺乏经验。建桥职工认真学习福建、四川宜宾等地的经验,战胜恶劣气候的影响,仅用20天时间就完成了18段拱助的吊装任务。

养路难,难于爬雪山

玛曲的路难修,但更难的还是养路难。玛曲的气候条件十分恶劣。空气中的含氧量不足内地的一半,头一次来玛曲的人,没有一个不闹高原反应的。汽车行走在尕玛公路上,即使坐着不动,也会心跳气喘,头晕目眩,倘若在海拔4200多米的尕玛梁上下车休息一会,立刻高原反应。玛曲四季不明,仅有冷暖之别,寒冷季长达314天。尕玛公路沿线气候严酷,年平均气温只有1.2℃,6级以上大风每年初要刮3个月以上。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一般人连生存都异常艰难,但玛曲公路段的养路职工不仅要生存,而且还要担负繁重的养护任务。

尕玛路养护有“三大难”。之一是缺乏养护材料,山上生态脆弱不可开挖,草皮下都是腐质黑土层,根本不能用于培路肩,所有材料要到二三十公里外的山下拉运,养护成本很高,有时候铁锹和洋镐用不上,职工们就用手一把一把地抠材料,拉完一车料双手鲜血染红;其次是高寒缺氧,大家补上力气,刚刚拉来的沥青还没有摊铺开就雪花飘飘、温度骤降,铺下去往往撑不了多久就坏了;第三难是路肩保护难,由于公路全线穿越广袤的草原,沿线牧场连片、牛羊遍地,职工们刚刚整修的路肩,往往第二天就被穿越的牦牛群踩得“惨不忍睹”,又得重新整修。

在尕玛路上,适合修路修补的时间不足四个月,不下雪的日子屈指可数,被职工们当成夏日“黄金季”,在这短短的四个月里,大家没有节假日,披星戴月、没日没夜地干活,为的就是把翻浆的路段处治好,把开裂的路面密封好。这些年来,玛曲公路段的养路职工先后改造危险路段30余处,处治翻浆60000余平方米,路面灌缝30万米,每年清理塌方3000多立方米,清理积雪25万立方米,所养公路好路率达85%以上。大家都感叹:“尕玛公路好走,那是公路段的养路工用血汗甚至生命换来的!”

生命禁区守护者

改造前的尕玛公路几十年来车祸频发、十分恐怖,一到冬天尕玛梁上动辄大雪封山,路线难辨,清理一米多厚的积雪,每次都得用装载机铲,分不清哪里是路面,哪里是悬崖,坡陡弯急海拔高,一不小心就会开出路面冲向悬崖。

退休职工单喜刚回忆称,有一年去海拔4200米的尕玛梁刷警示桩,雪天路滑,单位的北京吉普车从尕玛梁上滑出道路翻滚了下来,将他甩出车外,当场砸断四根肋骨,一根劈裂的肋骨扎进肺部,至今肋部有四个大疙瘩,每逢变天就疼痛难挨。

长期以来,玛曲公路段的养路职工一年四季很难吃上新鲜蔬菜,过往的司机从内地带点蔬菜给他们,要不成了“风干菜”,要不成了“速冻菜”。由于长期缺少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加之高寒缺氧,工人们常常嘴皮乌青、开裂,牙齿松动、指甲变皱、头发脱落。高山气压低,水烧到75℃就沸腾了,而且水质非常差,饭菜都是夹生的,吃下去常闹肚子。

玛曲公路段的养路职工大都是河南山东籍的,一年到头只能回一次家,对于工人们来说,与家人团聚非常难得。闫路军的老家在河南永城,自己身患高血压依旧坚守岗位,上老下小都在永城老家,从玛曲段退休的老父亲80多岁无人照料住进养老院,今年“五一”前夕双腿不慎摔断住院,他却无法尽孝照料。谈及妻儿老小,这位七尺男儿竟忍不住泪流满面。像闫路军这样舍小家顾大家的养路职工不胜枚举,他们的身体普遍患上了职业病,肺和心脏比平常人都大很多,肺心病、肩周炎、风湿病、高原性心脏病太多了。

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玛曲公路儿女战冰雪、斗严寒,用最顽强的信念坚守在茫茫雪域,夕阳晚归的余晖中,如一朵朵盛开的雪莲,拉长了山的影子、河的涟漪,照亮了阿尼玛卿雪山……(本文来自甘肃经济日报)

微信扫一扫,小程序中看资讯
本篇稿件内容系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自第三方网站转载,行业企业、终端用户投稿。若对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予回应并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联系电话:010-84673349)。
新闻投稿:news@lmjx.net

相关资讯

龙井市公路管理段多举措开展春季公路养护工作

随着春季的到来,龙井市公路管理段迎来了公路养护的关键时期。面对气温波动、融雪积水。

2025-03-20
道路养护进行时:长顺县交通运输局为出行保驾护航

道路养护进行时:长顺县交通运输局为出行保驾护航

为切实做好我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切实发挥好农村公路。

2025-03-17
新沂市公路部门扎实做好冬季道路养护工作

新沂市公路部门扎实做好冬季道路养护工作

入冬以来,为确保冰雪天气下公路的安全畅通,新沂市公路部门积极行动、多措并举,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结合以往冬季公路养护经验,全力做好。

2025-03-17
七星农场有限公司:对公路养护机械设备开展“大体检”

七星农场有限公司:对公路养护机械设备开展“大体检”

为保障公路养护作业安全高效运行,近日,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有限公司公路管理站深入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公路养护设备管理的工作部署,集中。

2025-03-17
不负好春光 养护正当时

不负好春光 养护正当时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高速公路养护的黄金时期。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来宾运营分公司正龙养护管理站积极行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025-03-17

春日换新颜!陇南高速公路养护所抢抓时机为道路“问诊把脉”

近日,随着气温逐渐回暖、冰雪消融,省陇南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高速公路养护所抢抓时机,联合公航旅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陇南分公司开展了春季道路。

2025-03-17

“丝路守护者”龙界:创新为钥 解锁公路养护安全密码

用专业守护大家的安全!说出这句话时,龙界眼神笃定,语气铿锵。这位来自湖北襄阳的85后,现在是定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安全生产科副科长。

2025-03-17

永顺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积极推进春季公路养护

连日来,永顺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组织养护人员开展公路巡查,清理水沟、填补坑氹、在风险路段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等,切实推进春季公路养护工作。

2025-02-24

湘潭农村公路养护去年领跑全省

前不久,2024年全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评结果揭晓,湘潭市综合得分位列全省首位。近年来,湘潭市公路养护中心创新机制,采用交叉互评模式。

2025-02-24
连续两年排名计划单列市第一!青岛公路获交通运输部表扬

连续两年排名计划单列市第一!青岛公路获交通运输部表扬

为全面掌握和优化国家公路网技术状况水平,交通运输部十四五期间每年组织开展国家公路网技术状况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国家公路养护评价、路况。

2025-02-24
查看更多

今日头条

为您推荐

寻路

【寻路】美通筑机仇德胜:十八载栉风沐雨 守初心砥砺前行
【寻路】苏子孟:BICES 2019各项筹备工作目前进展顺利
【寻路】王伟炎:国机重工品牌一体化锋芒凸显
更多寻路

中国路面机械网 © 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