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市现有农村公路2385.582公里,其中县道101.733公里,乡道445.589公里,村道1832.325公里,专用公路5.935公里,农村公路里程占公路总里程88%,养护管理任务繁重,一度存在"资金难筹、管护费劲、机制不活"的"老大难"问题。近年来,射洪市积极改革创新,大胆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农村公路养管政策体系,基本解决了资金、管护、机制"三环相扣"问题。
多渠道筹融资金,切实解决好资金问题
争取上级补助。明确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及其他专项资金,足额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加大财政投入。在财政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把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列入财政年度预算管理,并建立与养护成本变化、养护规模增长等因素相关联的动态调整机制。农村公路大中修养护工程,纳入工程建设管理,根据项目审定预算金额,结合上级补助,落实县级财政项目资金。多元筹措资金。村道管养实行财政投入与多元筹资相结合,每年度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向村道管养倾斜,并由各镇、村社通过项目扶持、社会资金支持、群众"一事一议"等多渠道筹措资金。多元化的养护投入,加上省市补助,基本可满足农村公路日常养护需求。
多部门联动协作,切实解决好管护问题
务实推进"路长制"。建立市、镇、村三级路长管理体系,县级设总路长,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副总路长由政府分管交运和公安工作领导担任,镇、村两级设路长,分别由镇长、村委会主任担任,共设置县级路长3人,镇级路长23人,村级路长448人,形成市有路长办、镇有交管站、村有路管员的管理格局,确保每个路段、环节、部位都有人盯、有人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监管。切实强化路政管理。多部门联合实现公路建控区全域管控,将通自然村(组)道路和入户道路路产路权保护纳入农村社会综合治理体系,保护路产路权。整合路政和养护资源,实行路政养护一体化巡查,提高巡查效率。坚持科技治路,推进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建立远程监控信息平台,在重要公路桥梁、地质灾害多发、主要公路等路段设立监控点位19个,及时处置发现问题,通过网格信息化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农村交通事故发生。加大"双超"治理力度,开展交通路政和公安交警联动治超,遏制超限运输,最大限度保护公路完好和畅通。扎实开展路域整治。积极实施"路民共建、以路带村、以村促路"行动,把路域环境治理与和谐家园、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等有机结合,具备条件的农村公路全部实现"路田分家""路宅分家",动员群众爱路护路,各镇、建制村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制定率达100%,努力创建公路"畅、洁、绿、美、安"五位一体的文明生态走廊。
多方位探索创新,解决好机制问题
创新管护模式。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市有公路养护段,建立机械化养护与应急中心,每个镇布局交通管理站点,每个村确定相对稳定的养护队伍,按照"五个一"标准,即:一支养护队伍、一个办公场所、一笔管养经费、一个运行机制、一套内业台账,达到人员、场所、经费、责任、考核"五到位",实现养护作业常态化,日常管理规范化,养护考核绩效化。创新运行机制。推行农村公路市场化养护,路面养护专业施工,养护质量全面考核,优良次差分等兑现。县、乡道日常养护和中小修工程以政府采购服务方式确定专业公司实行分片区、专业化、精细化养护,实行合同管理、计量支付,各村采取分段承包、家庭承包、贫困户护路等方式开展村道公路养护;大修工程或投资达到50万元以上的改扩建工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面向社会择优招标。
创新应急机制。在既有县乡道市场化养护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市场化养护道路范围、深度,各镇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选择专业队伍承担辖区乡村公路养护和应急抢险职责,引导企业加大投入,提高养护专业化水平。辖区内一旦发生公路垮塌等险情,出动专业养护队伍抢通道路,发生山体垮塌掩埋公路及建筑等较大险情,超出本辖区养护队作业能力,相邻镇公路养护队互相支援,第一时间疏通道路,保障各类专业力量(如消防、医疗救护等)顺畅通行实施抢险救援。(本文来自四川民生报道网)
为切实做好我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切实发挥好农村公路。
为保障公路养护作业安全高效运行,近日,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有限公司公路管理站深入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公路养护设备管理的工作部署,集中。
近日,随着气温逐渐回暖、冰雪消融,省陇南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高速公路养护所抢抓时机,联合公航旅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陇南分公司开展了春季道路。
用专业守护大家的安全!说出这句话时,龙界眼神笃定,语气铿锵。这位来自湖北襄阳的85后,现在是定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安全生产科副科长。
为全面掌握和优化国家公路网技术状况水平,交通运输部十四五期间每年组织开展国家公路网技术状况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国家公路养护评价、路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