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日,在连霍高速公路甘肃嘉峪关至安西段,机器轰鸣、工人忙碌,摊铺机、压路机同时作业,在路面上铺筑钢渣沥青路面。新路面平整光亮,让人忍不住想踩上几脚。据现场施工人员介绍,使用钢渣作为工业废渣替代沥青混合料集料,具有耐磨、抗滑、强度高、与沥青黏附性好等特点,尤其是路面抗滑衰减速率仅为普通沥青路面的50%,可提升道路养护品质,降低砂石料开采,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地质和气候条件是影响公路养护的主要因素,甘肃地域狭长、气候多样,地质、气候条件复杂多样,公路总里程达15.7万公里,公路养护保畅任务艰巨。“提升公路养护效能,就必须在‘新’字上下功夫。”甘肃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张军仁说,近年来,全省公路养护系统深入贯彻“三新一高”要求,持续强化“四新技术”推广应用,形成了一套适应甘肃省情、区位特点、气候环境的公路养护经验,有力推动了全省公路养护降本增效。
高速公路废旧路面100%回收
多功能综合除雪车、公路隧道清洗专用车、沥青路面冷再生修补车……近年来,甘肃省公路养护部门职工自主研发各类“小改小革”71项,获得国家121项,一项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解决了养护机械设备不足的问题,更提升了公路养护绿色化程度。
在311国道大(红山)至霍(勒扎德盖)项目,甘肃实施了国内规模最大的固废胶凝材料公路应用。大霍项目地处降水量较少的戈壁腹地,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这种气候条件易引起路基中半刚性基层的开裂。为了降低路基中的收缩开裂、消纳固废材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大霍项目积极参与甘肃省绿色智慧公路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课题研究,全线共推广应用固废基胶凝材料100公里,预计可消纳固废约4.4万吨。
围绕“双碳”目标,甘肃正逐步建立起从设计、施工到检测、验收等全过程的绿色低碳公路养护体系。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废旧路面材料回收率已分别达到100%、98%以上,循环利用率分别达到95%、80%以上。
超能混凝土减少六成碳排放
近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高架桥项目落客平台钢桥梁,首联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桥面铺装顺利完成浇筑。据悉,该桥是目前甘肃钢结构第一宽桥,落客平台桥面采用钢—UHPC组合结构,提高了桥面横向刚度,缓解了钢桥面板的疲劳开裂问题,可减少后期桥面混凝土的病害,降低后期运营维护成本。
据悉,UHPC材料具有超高强度和超高韧性性能,其力学性能、韧性指标和耐久性能是普通混凝土几倍至十几倍以上,基于该材料制备的工字梁组合结构可累计降低碳排放60%,还可以进一步降低路基填高,且旧桥拆换无须调坡顺接,有效降低工程总体造价。
更结实还是轻量化,对于UHPC这种材料,并不需要做选择。依托UHPC,甘肃研发的新型桥梁结构——轻工字梁(新型长寿命高韧性UHPC轻工字梁组合结构),具有轻巧、绿色、安全、耐久、造价较低等优点,适用于新建和养护等各种应用场景。其中,312国道傅(家窑)至苦(水)公路项目采用了UHPC高强混凝土坡面防护等新型施工工艺,降低了劳动强度及实际人工成本。
一项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正为新时代甘肃公路养护能力的持续提升提供源源动力。看长远,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势必以技术创新的“聚变”,加速推进甘肃路况水平的“量变”和服务效能的“突变”。(杨甜)
为切实做好我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切实发挥好农村公路。
为保障公路养护作业安全高效运行,近日,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有限公司公路管理站深入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公路养护设备管理的工作部署,集中。
近日,随着气温逐渐回暖、冰雪消融,省陇南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高速公路养护所抢抓时机,联合公航旅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陇南分公司开展了春季道路。
用专业守护大家的安全!说出这句话时,龙界眼神笃定,语气铿锵。这位来自湖北襄阳的85后,现在是定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安全生产科副科长。
为全面掌握和优化国家公路网技术状况水平,交通运输部十四五期间每年组织开展国家公路网技术状况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国家公路养护评价、路况。